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农业方式,是在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智慧管理,追求农业更高资源利用率、更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好从业体验感的农业形态。
近年来,国家在建设数字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中,把发展智慧农业作为重要内容。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201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作出“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战略部署。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目前,农业生产环节面临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谁来种地?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一些省份农业从业者平均年龄接近60岁,继续沿用传统生产方式,“谁来种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二是怎样种地?2004年起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支持推动了中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截至2020年底,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超过80%。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农业效益低而不稳,生产过程缺乏数据支撑和指导,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管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美国69.6%的农场采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农业机器人应用到播种、喷药、收割等农业生产中。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一批农业科技公司快速发展,从各自业务优势出发,逐步开始打造新型农场生产作业模式。
现阶段国内智慧农场还处于示范项目阶段,首先是将各个生产环节数据打通,通过智能化机具和物联网设备逐步实现作业流程少人化、生产流程数字化。以中国目前领先的智慧农业ag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博创联动披露的资料来看,其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在浙江嘉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打造的水稻智慧农场,主要从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物联网技术入手 ,将智能物联设备、智能农机、土壤、气象数据服务接入数字农业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精准管理农场的生产规划与执行。智能化数字化的农业机械科学作业提高了作业质量及作业效率,精准执行农事生产规划,同时减少人工投入,提升综合管理效率。据平湖市人民政府网站披露,预计项目二期建成后,能够快速沉淀形成一整套无人农场建设及数字化运营模式,其智能农机可覆盖水稻从育种到收获近10个生产管理环节,节省化肥、灌溉用水等需求量达20%以上,增产达10%以上,预计亩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真正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
智慧农场的兴起,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一方面,耕种管收全过程的少人化和无人化,不仅有助于节约人力成本,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技术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农业系统为农作物管护提供数据支持,能够指导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在足够多的数据样本支撑下,人工智能将更好的优化整个过程,使其更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达到增场增收的目的。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实现的全流程机械化,能够起到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促进增收减损的效果。当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虽与发达农业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趋势良好,我国粮食产量每年不断增加,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的运用功不可没。
现阶段,示范型智慧农场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中国农业的“十四五”规划倡导农业农村坚持改革创新,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支持下,区域示范型智慧农场将获取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收益。